对话
-
-
名宅生活美学 时尚与舒适的空间对话
精品文化编2015 年出版335 页ISBN:9787568010269我们的时代,生活愈来愈审美化,“生活美学”应运而生!生活美学,之所以成为全球美学的最新主潮,实因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的世界大势。生活美学并非玄学空论,而真正要真正地融入生活中,它不是为美学而存活,应为生活...
-
寻找中国的休闲 跨越太平洋的对话
宋瑞,(美)杰弗瑞·戈德比(GeoffreyGodbry)著2015 年出版278 页ISBN:9787509771709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指示器,休闲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转型、民生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休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寻找中国...
-
易象 南北写生对话纪实第二回 南卷
鲁文,孙志中主编2014 年出版312 页ISBN:9787539854489《易象——南北写生对话纪实第二回(南北卷)》为一场关于北京、杭州、南京三地艺术家写生对话纪实。分别有三地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周京新、林海钟、刘进安、陈平等带领各自三五高足浸淫在大自然间各自悟道,写生...
-
销售三绝 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
崔小西编著2014 年出版318 页ISBN:9787542942227本书立足销售工作中客户难找、与客户沟通困难、销售人员付出十足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一现状,以“找对人”、“做对事”、“说对话”为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销售工作中的三大利器,给销售人员指出了一条正确的...
-
与邪恶对话 国际舞台上的原则性谈判与调停
(美)保罗·J.茨威尔著;张德美译2015 年出版360 页ISBN:9787562056348本书作者把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解决国际争端的实践,对于美国当代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待所谓邪恶国家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批判和检讨,并基于和平优先的原则为解决当前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提出了...
-
-
股市玄机 新老股民对话录
卢敏华著2015 年出版225 页ISBN:9787516614457本书以生动的案例为对广大心股民指导正确的炒股方式、方法和心态。全书不仅对股票的相关知识有着较为详尽确切的讲解,更有助股民正确理解股票的意义。教育股民戒掉心急气躁,应投资而非投机。...
-
-
-
-
-
咖啡与茶 超时空对话 孔子与苏格拉底
郭时羽编著2015 年出版123 页ISBN:9787532577286本书通过时空穿越的假想,将孔子和苏格拉底进行比较。他们一个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导师,一个是古希腊的哲人,分别代表了东西方哲学的起源。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然而在生死、道德、教育等方面,却有很多非常一致的认知...
-
世纪刻痕 王琦、王炜艺术对话录
王炜编2015 年出版247 页ISBN:9787535670847王琦是20世纪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硕果仅存的艺术家,其创作面极广,版画、水墨、书法皆精,同时在美术史与美术评论上也成就斐然,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不可或缺的一位大家。王炜,版画家,王琦之子。本书以两人对话的形式呈现...
-
-
年度对话 中国传媒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胡智锋编著2015 年出版235 页ISBN:9787565712647十年来,胡智锋教授与来自政府、业界、学界的刘春、汪文斌、王甫、吴涛、梁晓涛、靳智伟、高峰、徐舫州、朱虹、王云鹏、时统宇、仲呈祥、苗棣、刘文(以对话年度为序)等先生十度相约,锐意交锋,智慧碰撞,力求对当年...
-
二重奏 上 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黄一农著2015 年出版361 页ISBN:7101110142本书以曹雪芹等辽人家族在明末清初的发迹历程作为案例,希望能充分运用红学界先前丰盛的成果,以深化对清史的认识。书中尝试利用新的文史研究环境与方法,发掘新史料并带入新视角,希冀能以之做为e时代历史考据的...
-
理想警察 安德逊与王大伟关于警察哲学的对话
王大伟著2015 年出版257 页ISBN:9787565321924此书是国际知名警察学学者英国人安德逊与王大伟关于警察哲学的对话,之前出版的一版已销售一空,第二版做了如下修改一是对原书文字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校对修整;二是增加了《对话精选》;三是增加了世界警务改革的一...
-
哲学的颂歌 柏拉图对话的现代解读 上
李革新著2015 年出版516 页ISBN:7560857345本书对柏拉图的主要对话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解读,试图揭示出柏拉图对话的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在解读过程中,运用儒释道等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来进行阐释,试图揭示柏拉图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和人性...
-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危机与重构 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李碧妍著2015 年出版561 页ISBN:9787303183876“安史之乱”不仅是唐代的一个转折,而且是中国古代史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藩镇割据的出现,隐然牵动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态势。但是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中国学术界缺乏足够的研究。本书处理主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