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
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
徐莹著2013 年出版204 页ISBN:9787209079198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比较借鉴方法、分析归纳方法等各种方法,以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为中心,分别探讨了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的概念特征、思想基础、时代要求、具体...
-
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李鸿编著2013 年出版167 页ISBN:9787551704373本书在编写手法上,从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力求前后两部分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提法既保持独立完整,又大体相互协调一致。本书具体内容包括:会计法规选编和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等。本书可供各单位行政领导、会计...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白肖红主编;陈国荣副主编2011 年出版149 页ISBN:9787303120925本书总结了编者们多年科研、教学成果,并且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其他院校优秀教材的精华编写而成的。
-
道德何以可教? 民族际视野下的生成论道德学 encasement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ty
沈云都著2014 年出版216 页ISBN:9787564147730本研究从近代道德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困境开始,检讨了休谟以降西方思想家对道德何以可知、道德是否统一、如何理解道德的主体“人”三个问题的隐含的回答,特别是指出马克思哲学思想包含着真正解答这三个问题的可...
-
困境与重塑 当代中国教师道德问题审思
赵秀文著2013 年出版229 页ISBN:9787210059745本书是对当代教师道德问题的理性审视之作。全书首先从当理上对教师道德义务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其次,探讨教师道德义务的存在根基,即“教师道德义务何以存在,教师道德义务何以正当”,指出教师...
-
代代读道德模范 第1辑
汪建民编著2012 年出版152 页ISBN:9787563932474本套书选取了极具代表性及典型意义的五位道德模范:牛玉儒、郭明义、彭加木、方永刚和徐洪刚,旨在进一步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套既弘扬时代主旋律又契合思想道德的...
-
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
邹碧海,樊成主编;李森,马爱霞,刘春副主编2014 年出版162 页ISBN:9787564330132本书为教材。主要介绍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关系,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其编写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个主旨、两项结合、模块编排、三方受...
-
智慧的维度 《道德经》品悟
张国春著2014 年出版530 页ISBN:9787010130262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名义统治者,但实际上,道家作为中华西乡文化的原始渊源之一,始终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甚至由此产生出中国本土文化中唯一的宗教门派——道教,并为最终形成儒、道、佛三...
-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训
司可大主编2013 年出版343 页ISBN:9787811305647本书每章均设置“学习引导”“分析思考”“热点探讨”“知识拓展”“课后习题”五大板块,既有对高校教材理论知识学习的引领,又有对生活实践的探索;既有丰富翔实的案例对教材做进一步诠释,又有针对社会热点引发...
-
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
展江,彭桂兵著2014 年出版345 页ISBN:9787565709876本书作者对本领域如何选编案例作了积极探索,并得出基本看法:像商学院那种每讲分析一个大案例的做法或许不适合媒体伦理课程的案例教学,媒体实践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在召唤案例群的呈现。作者强调,媒体伦理道德与...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4年
王英鉴主编;商殿华副主编2014 年出版237 页ISBN:9787509826027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我国的宪...
-
-
人格尊严及其实现 道德与法的双重考量
刘娟著2014 年出版313 页ISBN:9787562054931本书是作者的同名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伦理学与法学在人格尊严的概念使用上有着不同侧重和内在联系。人格尊严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完善法律制度保障,而且还需要坚实的社会经济、政...
-
社会学丛书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热点问题研究
马进,韩昌跃,杨樱,成正兴2014 年出版340 页ISBN:9787516144114当代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各领域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问题,近几年更是热点问题不断,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焦虑。但在如何认识这些问题上,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有一些人颠倒黑白、是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