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65,456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1855秒)

为您推荐: 民间百神 中国 崇拜文化丛书 壮族历史文化导论英文 壮族仪式歌谣与民俗文化 红山文化雕塑的传统信仰与原始崇拜 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认知符号学 自然 文化与意义的现象学路径

  • 文化生态审美学 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与壮族生态审美理性

    翟鹏玉著2013 年出版456 页ISBN:9787549538447

    “那”(或“纳”),即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的“水田”之义。以“那”为中心形成了以壮民族为主体的“那”文化。本书侧重于那文化的人地交往模式的探讨,发掘以壮族为主体的那文化区的民族生态审美理性,并试图...

  •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承

    黄桂秋编著2016 年出版288 页ISBN:9787519411725

    本书对壮族各种形态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分析介绍,内容丰富、材料新颖、理论前沿、条理清晰,传统与现代结合,学术与普及兼具,是当下关注壮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阶层读者的必读之书。本书结构内容共有五编...

  • 壮族服饰文化研究

    陈丽琴著2009 年出版310 页ISBN:9787105105212

    本书立足于壮族服饰的有关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从民俗学、生态学、艺术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视野对壮族服饰文化进行了立体的综合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壮...

  • 中国先越文化研究 从壮族鸡卦看《易经》起源

    黄懿陆著2007 年出版515 页ISBN:7222049053

    本书通过考古学、语言学材料,通过对壮族鸡卦的研究,认为《易经》起源于先越之民的鸡卦。

  • 壮族设计艺术史及其文化研究

    柒万里,黄建福,俞崧著2015 年出版246 页ISBN:9787105139897

    本书基本厘清了壮族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将壮族设计艺术史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壮族设计艺术的起源(先秦时期)、壮族设计艺术的雏形(秦汉至五代时期)、壮族设计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时期(宋至清初)、壮族设计艺术......

  • 门祭与门神崇拜 “门”的民俗文化透视

    王子今著2006 年出版343 页ISBN:7224072796

    中国古代门祭与门神崇拜所表现的对“门”的特殊情结,其实也可以看作这种一“思”一“惧”,一“交”一“难”,而往往“惧”重于“思”,“难”重于“交”的传统交往心理的文化折射。通过对由早期门祭到后期门神崇...

  •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视角的文化研究

    李建平著2013 年出版247 页ISBN:9787811304398

    本书是李建平研究员近年来从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角度研究广西文化建设的成果结晶,内容广泛、价值颇高。其中既有对广西文化资源和历史文脉的梳理,也有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文化合作交流的认真研究。...

  • 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及其实践理性 那县的田野表述

    刘婷著2015 年出版272 页ISBN:9787516157893

    本书主要采取解构—重构的内容表述思路和田野表述—理论分析的分析思路,将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对布洛陀文化重构历程、重构的主要方式,以及重构行为的内在逻辑进行详细分析。本书为作者中南民族大学的博...

  • 海南黎族艺术中太阳崇拜文化意象研究

    王士立著2018 年出版151 页ISBN:9787518056361

    本书站在艺术学研究视角,对海南黎族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太阳崇拜文化进行研究。黎族的织锦纹饰、织造工艺、文身、神话、民间故事、铜鼓纹饰、骨簪、银饰等艺术类型都体现了太阳崇拜的观念,并从起源性、群体性...

  • 其命维新 壮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实践论

    李富强著2014 年出版243 页ISBN:9787105132546

    本书共分8个部分,分别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壮族传统文化;歌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北路壮剧的保护与发展;花山岩画的保护与开发;绣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壮医的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