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583,852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7207秒)
为您推荐: 近代政治变革与江西乡村社会变迁 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 晋祠稻米 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 全球化与乡村变迁 珠三角南村的实践 高阳纺织业发展百年历程与乡村社会变迁
-
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 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
戴向明著2010 年出版180 页ISBN:9787501029310本书通过对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山西垣曲盆地内的聚落形态研究,着重讨论了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山西垣曲盆地内社会复杂化的发展和陶器生产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不同社会里专业化...
-
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 1901年 慈禧太后的革新令
戴鞍钢著2015 年出版333 页ISBN:9787547307175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往西安。为保住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慈禧于1901年颁布了三道变法诏令,实行改革,推行新政。此后的清朝政府相继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使中国近代社会进入了又一个历史转折点。...
-
文明的进程 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 第2卷 社会变迁 文明论纲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著;袁志英译1999 年出版461 页ISBN:7108012642诺贝特・埃利亚斯1879年6月22日生于布雷斯劳。1915年应征入伍,赴西线作战。1918年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专业为医学和哲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迁居海德堡,开始了学者生涯。在认识了卡尔・曼海姆教授...
-
当代中国领导小组制度变迁与现代国家成长
赖静萍著2015 年出版370 页ISBN:9787214148858本书将“领导小组”界定为一种“亚正式制度”,以历史制度主义为主要方法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和刻画了当代中国领导小组的面貌、类型、归属、结构、过程与运行方式,进而在“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丛书 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村民自治的兴起与发展
罗平汉著2015 年出版254 页ISBN:9787202100790本书以纪实笔法写作,详细介绍了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言之有据、实事求是。既有历史的真实描述,又有现实的理性思考。或者有较强的学术性,有新观点、新见解;或者以史实资料见长,有新发...
-
唐宋时期的乡村控制与基层社会
谷更有等著2013 年出版323 页ISBN:9787552801576《唐宋时期的乡村控制与基层社会》主要就唐宋时期乡村控制的若干问题,唐宋民众的精神状态,以及基层社会构成的有关研究进行了论述分析:上篇:唐对乡村采取“乡、里、村”的治理形式,加强对村的直接管辖,强化父老.....
-
都市里的农家女 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 gender,migration,and social change
(澳)杰华著;吴小英译2006 年出版332 页ISBN:7214041251本书作者对主要在北京打工的农村女性的生活作了广泛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她们自身的经验进行分析。
-
西双版纳城子傣族村寨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
金少萍著2014 年出版247 页ISBN:9787513023610本书属于“中国西南民族志系列”。运用人类学文化变迁的理论,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试以文化的变迁作为主要线索,以写实性的民族志的方法,描述城子村寨的傣族文化如何历经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历程,进而展现城子村寨...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变迁中的地方社会
马莉著2011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010103532本书研究立足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保护实践、知识社会史以及民族志反思等理论视野,以实地田野调查资料为中心,将歌谣被遗产化的过程从文本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梳理,贯穿一种“批判反思”的理论关照。从方法...
-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会变迁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韩锐,毕德,林盛根,王玉云主编2011 年出版234 页ISBN:9787536140790本书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会变迁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研究。本书通过系统回顾广东社会变迁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互动历程,发掘并总结两者相互作用和促进的互动规律,对于深刻认识和始终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