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181,087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3618秒)

为您推荐: 日本先秦两汉诸子研究 先秦两汉卷 先秦两汉典籍引 诗经 资料汇编 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 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钱币卷 先秦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2017 年出版291 页ISBN:9787532547616

    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钱币的先秦部分,收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空首布、平首布、刀布、圜钱及称量(饼)金、铜仿贝币和铜钱牌。按照形制、大小分类排序,标出钱币的馆藏编号、尺寸、重量,并对部分钱币的面文、背文、...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钱币卷 先秦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2017 年出版248 页ISBN:9787532547616

    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钱币的先秦部分,收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空首布、平首布、刀布、圜钱及称量(饼)金、铜仿贝币和铜钱牌。按照形制、大小分类排序,标出钱币的馆藏编号、尺寸、重量,并对部分钱币的面文、背文、...

  • 先秦“仁”学思想研究 儒、墨、道、法家“仁”论说略

    张燕婴著2010 年出版286 页ISBN:9787500491132

    “仁”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而在先秦时期,这一观念就已十分发达和成熟:从现存可信的先秦典籍和出土资料来看,诸子每家每人都曾论及于“仁”。因此,先秦时期的“仁”学说很值得作为专门论题予以研...

  • 治世的至理 先秦儒家“分”之伦理研究

    陈继红著2011 年出版254 页ISBN:9787516104316

    先秦时期是“礼崩乐坏”的社会动乱时期,先秦儒家敏锐地把握了社会动乱的根源所在:等级秩序的破坏。他们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分”,即对人群进行等级的区分与辨别,确立一种以等级为特征的社会秩序。秩...

  • 先秦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变迁研究

    吴礼宁,张金良,冯涛著2016 年出版241 页ISBN:9787517047322

    先秦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书分别对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发展、社会生活、战争与军事制度、思想传统的奠定、科学文明的发展、民族关系以及先秦时期的女性进...

  • 先秦易儒道生态价值研究

    郭刚著2013 年出版223 页ISBN:9787516132470

    本书用“整体子”(Holons)思维来描述中国古代在宇宙生命形式所具有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关联性,把中国古代的生生之道与天人合一看作为生态不二的生存法则,从生存境遇上梳理当代人类的生存应借鉴古代人的生命存在...

  • 先秦平民阶层的道德理想 墨家伦理研究

    杨建兵著2012 年出版227 页ISBN:9787516112397

    本书对墨家伦理做了正、反、合三个向度的审视。正向的原典研究确证了墨学的功利论立场,对墨家伦理的结构、生成特点、核心范畴、最高原则及其中衰的根源进行了新探讨。反向的以中西文化为背景的比较研究,使墨...

  • 和合之美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美学研究

    杨黎著2016 年出版205 页ISBN:9787216090711

    书稿是对先秦时期儒家理想人格的研读,旨在究其人格之美的最终归宿。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理论前提:天人和合。第二部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展开:身心和合。第三部分,先秦儒家理想......

  • 先秦诸子与楚文化关系研究

    陈瑶著2017 年出版380 页ISBN:9787532585793

    本书以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先秦诸子与楚文化的关联》为基础,从“文学”与“地域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讨先秦诸子与楚文化的关联。以楚文化为基点引摄诸子学说,从传播学和地域文化的视角开掘诸子学研究,为诸子研...

  • 先秦礼乐文化与《诗经》研究初探

    孙世洋著2012 年出版155 页ISBN:9787560194769

    多向度精进的研究盛况——近十余年《诗经》研究进展论略;《诗经》诗篇结构的“诗中有诗”现象;雅言、乐语与《诗经》——论诗乐体系传习雅言的职能与机制;上古乐人的类型差异及其文化衰落的技术化发展根源;《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