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23,746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1352秒)

为您推荐: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第2版 实用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聚焦 title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 第3版 精 实用常见症状鉴别诊断手册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总论

  • 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 第4册 诊断

    杨杏林,梁尚华主编2016 年出版102 页ISBN:9787547828939

    《增订中国断学纲要》,张赞臣著。本书是张赞臣对于在临床诊断方面的心得体会,全书由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部分组成,引用历代各家学说参以张氏临床经验为按语,阐明典型病例的理、法、方、药。每章分节以四...

  • 老年人常见病中医诊断与调摄 心脑血管疾病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编2015 年出版105 页ISBN:9787030450388

    本书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字,为老年读者们介绍了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预防、治疗、日常护理、饮食调养等方面内容,有助于读者早了解、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本书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字...

  •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 诊断卷 广成先生玉函经 崔真人脉诀 诊家索隐

    周仲瑛,于文明总主编2014 年出版266 页ISBN:9787535783912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整理、点校、评注中医古籍文献三百多种,分为《医经卷》、《伤寒金匮卷》等15个分卷。全套丛书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该书汇聚了全国各地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

  • 中医面诊与计算机辅助诊断

    王忆勤主编2010 年出版206 页ISBN:9787547803882

    中医面部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情及面部、五官的色泽与形态变化来分析和判断病情的诊断方法。和中医学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面部望诊也根植于《黄帝内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一套理论和方法完备的...

  • 中医妇科实践录 阴阳四象诊断法在育龄期的应用

    徐友文著2011 年出版194 页ISBN:9787515201009

    中医在妇科疾病的诊疗上历来都效果显著,然中医的四诊在临床操作上较为复杂,没有长期的临床经验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作者通过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以中医阴阳学说为基础,对育龄期妇女的基础体温进行研究总结,提出...

  • 林沛湘教你学中医诊断

    林沛湘编著;林寿宁整理2013 年出版208 页ISBN:9787509165577

    林沛湘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高等教育工作60余载,曾长期但任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是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本书根据林老20世纪70年代初编写的《中医学基础教学参考资料(诊...

  •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续 诊断卷 诊家直诀重订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

    周仲瑛,于文明主编2014 年出版265 页ISBN:9787535782991

    本书是国家重点项目——《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中的一本,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以求保持古籍原貌,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该书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最大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

  • 症状症状护理

    曹巧云等主编2006 年出版336 页ISBN:7544233081

    本书从护理的角度出发,把各科疾病临床常见症状汇集在一起(如常见的发烧、头痛、恶心、呕吐、胸闷、眩晕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介绍护理的目的、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本书附有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人体生化指标,.....

  • 症状症状 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

    谭光辉著2007 年出版283 页ISBN:7500462530

    本书从跨学科角度探讨了晚清小说、民初小说、五四小说中疾病的呈现和隐喻意义。

  • 团体标准激素不同使用阶段的中医证候诊断和治疗指南 T/CACM 017-2017

    中华中医药学会编2018 年出版9 页ISBN:9787513248815

    本指南参照国际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结合中医药自身特色及临床实践情况。指南适用于激素不同使用剂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