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3,204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413秒)

为您推荐: 伤寒六经针方知要 伤寒六经求真 伤寒六经 经方医学 六经八纲读懂 伤寒论 经方医学 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正版图书 经方医学 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 伤寒论方剂当代研究

    张保国编著2012 年出版478 页ISBN:9787030333407

    为了继承和弘扬传统经方的理论价值,拓展其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本书自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处方70余首分类研究。每首方剂的编写分为方剂传统解析、方剂组分活性、方剂...

  • 伤寒论临证指南

    张长恩著2011 年出版488 页ISBN:7513205559

    本书作者为胡希恕教授的关门弟子,为继承发展胡老的学术思想,作者结合医、教、研实际需要,花费近十年的时间编写而成此书。本书原文选自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伤寒论卷第二·...

  • 伤寒杂病论大辞典

    王付编著2018 年出版795 页ISBN:9787534990762

    本辞典是第一部解读《伤寒杂病论》、帮助学习和使用《伤寒杂病论》、帮助学习和使用《伤寒杂病论》的工具书,也是第一次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在辨证论治中的准确含义及其应用价值...

  •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陆渊雷编著;韩哲点校;王志谱,农汉才主编2015 年出版364 页ISBN:9787533546991

    伤寒论今释》为中西汇通研究伤寒学的重要著作,共八卷,由陆渊雷所编著,主要内容为作者在医校讲授《伤寒论》的讲义。因其用古人之法,释以今日之理,故取名“今释”。本书采用明赵开美覆刻之本,参考前人注疏,取......

  • 伤寒论》方药剂量与配伍比例研究

    李宇航主编;郑丰杰,郭明章,孙燕副主编;石晋丽等编2015 年出版316 页ISBN:9787117203654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阐述了东汉度量衡考证研究概况、《伤寒论》方用药剂量研究进展,展示了度量衡古今考证及经方剂量折算研究的最新成果。下篇论述《伤寒论》113方的原始用量,现代临床参考比例、临床处方...

  • 单玉堂伤寒论针灸配穴

    单玉堂著;单志华,王立早整理2016 年出版207 页ISBN:9787513233071

    本书系中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单玉堂先生对《伤寒论》六经名篇380节进行针灸配穴方面的论述与探讨,从而将针灸配穴与伤寒辨证思维相衔接的一部论著。是对原版《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的适...

  • 中医必修课考试复习纲要丛书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李家庚等总主编;王平等主编2003 年出版369 页ISBN:7502341579

    本书以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涵盖教材的各个章节。全书由重点提示、答题技巧、试题荟萃、参考答案及模拟试题等部分组成。...

  • 长沙古本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述;刘世祯,刘瑞瀜校订;宋红旗等点校2016 年出版138 页ISBN:9787554213681

    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是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姊妹篇,似出于同一传本,但内容却不完全相同,有相互补证的价值,具有文献考据意义。较宋本《伤寒论》优胜之处颇多,故近年参考引证长沙古本以校注《伤寒论》的尚有不少...

  • 实用伤寒温病学

    朱光辉编著2010 年出版118 页ISBN:9787030272324

    本书以中医八纲辨证中的表里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将张仲景《伤寒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叶天士《外感温热论》、薛生白《湿热论》和王孟英《温热经纬》等经典著作的内容和主要学术思想通过认真梳理将它们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