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181,087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3712秒)

为您推荐: 日本先秦两汉诸子研究 先秦两汉卷 先秦两汉典籍引 诗经 资料汇编 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 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

  • 先秦两汉文导读

    韩兆琦,雄宪光,阮忠著2014 年出版171 页ISBN:7040389584

    本书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基础上改写而成,作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教材。相比较原书,本书将“先秦两汉散文”的概念扩大到“先秦两汉文”,加入了辞赋的内容,以更利于学生掌握先秦两汉...

  • 中国殡葬史 第1卷 史前·先秦

    李伯森主编;于海广等著2017 年出版457 页ISBN:9787520101905

    本书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涵盖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夏金元、明清、民国八个重要历史时期,每卷紧密围绕该时期的丧葬观念、丧葬制度、丧葬习俗、丧葬设施、丧葬用品等中心议题,对我国...

  • 中华大典 历史典 编年分典 先秦总部 秦汉总部

    熊月之著;《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纂委员会编2017 年出版997 页ISBN:9787532568369

    本书以纪事本末类史书爲主要史料进行编纂,选择相关纪事类史书,按重要性定出条目,并参照各朝历史,对事件数量作适当增删,以确定纪事条目,各条目按年代先后排列,先秦总部则包括涿鹿之战、禹平水土等发生在先秦时......

  • 苏州通史 人物卷 上 先秦至宋元时期

    《苏州通史》编纂委员会编;李峰主编2019 年出版311 页ISBN:9787567225183

    《苏州通史》是苏州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总结吴地的史书,从先秦开始至今,上下跨越一万年,堪称苏州的第一部“史记”。全书共十六卷,分别为导论卷、先秦卷、秦汉至隋唐卷、五代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中华民国...

  • 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 “尧后火德”说考论

    杨权著2006 年出版456 页ISBN:7101050425

    “尧后火德”是流行于两汉时期的一个复合政治文化命题。它包含两个原本各自独立的命题:一个是“汉家尧后”,意思是汉朝天子是古圣王尧的后裔;另一个是“汉为火德”,意思是汉朝在五德运序中的属德是火。这个命题...

  •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先秦文观止

    先秦文观止》编委会编2015 年出版155 页ISBN:9787548608981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收录了中华古诗、古词、古文、古曲中最为脍炙人口、最具代表性的众多名作,其时间上自先秦,下迄清末民初,由国内数十位著名学者选编和注释,选目精到,解读透彻,注释翔实,兼具资料性、欣......

  • 无障碍阅读 先秦诸子散文欣赏

    刘青文主编2013 年出版518 页ISBN:9787552219913

    本套丛书从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名著中精心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内容,根据每本书的具体内容进行策划。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难解字词、古代文化知识、人名、地名等古代知识进行详细注解,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对外...

  • 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

    沈立岩著2005 年出版507 页ISBN:7010051054

    这本研究先秦语言文学的专著,便体现了作者端正的治学态度和独到的思考。本书对先秦时期的语言活动及观念的发生、演变作了历史描述和理论概括,并由此考察了它们对中国文学的复杂影响。而商代的卜辞,周代的筮辞...

  • 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 第1卷 先秦散文发展线索探寻

    程水金著2003 年出版565 页ISBN:7307039567

    本书从文化的视野入手,根据文化发展的线索来清理散文发展的线索,将先秦散文分为巫卜散文、史官散文、士人散文三个发展阶段,探讨了三个发展阶段散文的审美取向和写作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嬗变关系。...

  • 中国哲学史 第1册 先秦部分

    任继愈1996 年出版272 页ISBN:7010002088

    哲学史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看到各个哲学派别的斗争和转化,学到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汲取精神营养。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都对哲学史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