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40,165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5365秒)
为您推荐: 两个世界的徘徊 中古时期丧葬观念风俗与礼仪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性研究 中华学术文库 终极之典 中古丧葬制度研究 中古异相 写本时代的学术 信仰与社会 丧葬 皇权 礼仪与经典诠释 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
-
佛教征服中国 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
(荷)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2017 年出版562 页ISBN:9787214196736本书详细考察东晋庐山慧远以前的中国早期佛教。作者许理和指出,早期中国佛教史,就是一部中国人如何回应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外僧人如何同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历史。作者以翔实的史料、独特的视...
-
中古异相 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
余欣著2015 年出版415 页ISBN:9787532576234本书是以西陲出土写本为基础探讨中国中古時代的“学与术”和信仰、社会之间的关系,选择的切入點爲構成中國文化本源的兩個互摄的“異相”:方術與博物之學。本书尤为注重出土文獻與傳統史志、域外典籍和考古文...
-
-
视域与诠释 明代的中古诗歌批评
陈斌著2018 年出版352 页ISBN:9787010183992本书探讨了明代诗学语境下中古诗歌批评的理论视域与诠释路径。主要从性情诠释、审美观照、辨体建构等层面,揭示了明代诗论家对中古诗歌的阐释视角与把握方式:从诗教、言志到心性体验的深度抉发,在风骨论主导范...
-
考古地理信息系统 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张开广主编;孟红玲,巴明廷,兰社云副主编2012 年出版187 页ISBN:9787030348074本书从分析我国传统考古和文物保护所采用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将空间分析技术应用到仰韶时期聚落遗址空间模式研究中,揭示了聚落遗址间的空间关系、文化传播路径、等级特征以及时空演变规律,为考古学的研究...
-
魂归人间 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研究
赵泽洪著2008 年出版113 页ISBN:9787811126242本书研究了普洱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丧葬习俗,从大量田野调查的资料中对丧葬文化中的宗教含义,丧葬中的民族间习俗的相互渗透与影响进行了研究,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
-
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 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
(德)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著;王燕生等译2001 年出版554 页ISBN:7101025560 -
考古新视野 圣物制造与中古中国佛教舍利供养
于薇著2018 年出版208 页ISBN:9787501052332本文是对公元5到9世纪中国佛教舍利供养活动及其遗物的系统研究。这一时期是佛教舍利信仰自中国初现并发展至顶峰的重要阶段,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物质遗存、视觉文化及宗教景观。借助于穷极华美、价值绝伦的盛放...
-
慈悲清净 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
刘淑芬著2017 年出版150 页ISBN:9787100126212本书以生动活动的笔触,描绘中国中古时期(三至十世纪)在佛教强烈影响之下,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虽然佛教对日常生活有相当的制约,但佛教寺院和节日,也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节庆和娱乐。佛教的福田思想,更使朝廷将......
-
中古变革与地域社会论稿
王凤翔著2015 年出版268 页ISBN:9787516167953本书为作者的论文集。全书主要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中古变革篇,13篇论文时间段从唐到北宋,涉及范围从唐代墨制、童子科制度到五代十国时期的中门使、牢城使、再到五代的士风、士人群体及伶人文化、假子等社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