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36,656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5373秒)
为您推荐: 疑似病证的鉴别与治疗 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急重症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危急重症的诊断与治疗
-
上海市中医病证护理常规 第2版
刘国华,张明岛主编;上海市卫生局编2004 年出版451 页ISBN:7810107976本书涵盖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等11个学科。所选病种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计有300个病种。体例结构为证候分类与治则,一般护理、辨证施护...
-
证治准绳 1 杂病证治准绳
明·王肯堂辑;倪和宪点校2014 年出版503 页ISBN:7117182083本书为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编撰,是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综合性著作。上册包括:《杂病证治准绳》《类方证治准绳》。全书内容广博,理法方药赅备,条理井然,不仅有“医家圭臬”之称,还可使“不知医不能脉者,......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陈无择著2011 年出版338 页ISBN:9787506746304本书虽属方书一类,但医论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重点讨论了病因学问题,其“三因致病”理论是对中医病因学理论的系统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正时中医 病证四级辨证论治
张宜新主编;袁广德,卓士雄,向前锟,王雪编2014 年出版244 页ISBN:9787513217644本书主要介绍了正时中医的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的病证四级辨证论治,全书紧扣“证”概念的可变性,从“证”概念的升级正时化,到治疗方法、百子柜的全面提升,建立辨证论治“证”与“方法”的相应对等关系,为辨证...
-
古今名医奇病证治三百种
陈景岐编辑;鲁兆麟点评2014 年出版78 页ISBN:9787530468296中医医案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名医的宝贵经验大多留于医案之中,这是中医治学的真凭实据,是中医临床学科继承、发展的基础。该套系列图书,由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医案学家鲁兆麟教授在众多古代医案...
-
-
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
刘国华,张明岛主编;上海市卫生局编2003 年出版470 页ISBN:7810107763中医临床诊断疗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中医内涵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项工作对于完善中医病证疗效标准,促进学术进步,提高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水平,强化质量控制和教学管理等有重...
-
诊法病证卷 仲景研究大成
梁华龙,王振亮主编2016 年出版450 页ISBN:9787509185148本书作为《张仲景学术研究大成》第二卷,对《伤寒杂病论》中诊断疾病的方法及后世对仲景学术中诊法的研究内容按照望、闻、问、切(包括腹诊、其他切诊)四诊的顺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对其中的病证进行分析,并结...
-
王永炎院士神经内科病证实验录
谢颖桢2018 年出版299 页ISBN:9787513240581本书收集整理1975-2015年40年间王永炎院士在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亲自收治和指导治疗临床验案200余例,包括中风、头痛、颤证、痿证等。其中大部分为脑病科特色诊治方案及疑难杂症的诊疗思路,通过对治疗经过和方法...
-
黄帝内经病证之病因病机研究
徐鹏,王诗怡主编2018 年出版252 页ISBN:9787534182839中医病因病机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认识到病因病机学的重要性。本书分为内科病证、外科病证、男女科病证、五官科病证、传染病共五章,深入挖掘整理《黄帝内经》中有关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