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10,979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1570秒)

为您推荐: 饮之太和 书法审美境界 书法审美境界 饮之太和 王岳川书法审美境界 书法传统与现代审美 书法的最高境界

  • 城市审美价值论

    刘祖健著2018 年出版183 页ISBN:9787112215553

    基于价值视角研究城市审美问题,是时代境遇和学科特点双重因素决定的。在时代境遇方面,全球化和多元论导致趋同与混杂的城市现状,城市审美审美价值)与功利性价值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在学科特点方面,城市设计的......

  • 历史叙事传统语境下的中国古典小说审美研究

    刘云春著2010 年出版256 页ISBN:9787500488446

    中国古典小说与史传传统的关系历来是古典小说研究领域关注的难点。以往的研究者多看重史传传统对小说的积极影响,因为史传著作的确是孕育小说的母体,不仅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其语体和史家笔法对小说的影响...

  • 空间性、媒介化与城市造像 文化诗学与城市审美

    徐国源主编2015 年出版355 页ISBN:9787208128569

    本书立足于城市化社会背景下作为物质性和象征性交织的城市空间,深入到城市日常生活层面,突出城市与文学、媒介相互结构与建构的研究视角,对中国城市观的迁移、城市媒介化、城市审美文化等问题进行分析;对现代化...

  • 电影美学与文化学 电影思维的特质与审美救赎作用

    田兆耀著2006 年出版244 页ISBN:7504348066

    本书对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星光大道》作了详细论述,共分三章:激情成就梦想——梦想中国;不是明星也璀璨——星光大道;星光大道VS梦想中国。对两个栏目的产生、发展过程作了阐述,特别指明了这是平民百姓...

  • 那文化生态审美学 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与壮族生态审美理性

    翟鹏玉著2013 年出版456 页ISBN:9787549538447

    “那”(或“纳”),即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的“水田”之义。以“那”为中心形成了以壮民族为主体的“那”文化。本书侧重于那文化的人地交往模式的探讨,发掘以壮族为主体的那文化区的民族生态审美理性,并试图...

  • 审美、审丑与审智 百年散文理论探微与经典重读

    陈剑晖著2014 年出版342 页ISBN:9787218093543

    孙绍振的散文研究文章,分析精当深刻,有大量颠覆前人结论的创新之论,可以说体现了当今散文作家作品研究的最高水准。作者从哲学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中国现代散文史、当代散文理论体系的建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辨析...

  • 从影像到拟像 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

    高字民著2008 年出版288 页ISBN:9787010075488

    本书主要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全面而具体地描述、分析了在以机器性视觉媒介为主导的图像时代里,人类视觉审美范式的演变进程及其背后隐含的文化、心理逻辑。把视觉媒介的技术分析、审美主体的心理分析和当代社会...

  • 云冈石窟艺术审美

    王建舜著2017 年出版366 页ISBN:9787557701031

    《云冈石窟艺术审美论》是研究云冈第一部理论专著,也是有关佛教艺术研究的第一部美学著作。从美学、文化人类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佛教石窟艺术。通过对云冈佛教石窟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佛教艺术源流和...

  • 审美意象学

    汪裕雄著2013 年出版194 页ISBN:9787010125381

    本书把意象确定为审美经验的核心,审美心理的基元,来发掘它的审美涵义的。全书以此为中心,呈辐射展开:从概念演变入手,探索由“易象”经“乐象”到“意象”从而转换为审美范畴的流变过程;溯及审美起源,以审美意......

  • 以悲为美 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及当下转换

    彭彦琴著;杨鑫辉主编2012 年出版391 页ISBN:9787532866908

    本书是运用文化·诠释·转换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心理学的一部力作。全书从过去科学心理学的视角扩展到文化历史的视角,从义理诠释拓展到实证实践诠释,从挖掘整理扩大到转换应用,对中国心理学史的历史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