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流行病学 1
一、患病率及病死率 1
二、病原体 3
三、传染源 6
四、传播途径 7
五、流行特征 9
第二节流行趋势分析 10
一、流行趋势尚未控制 10
二、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16
三、SARS流行的发展趋势 20
第三节病因学 24
一、分类 24
二、形态和结构 25
三、分子病毒学 27
四、抗原性分析 32
第四节发病机制 33
一、肺炎 33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4
一、正常肺组织的解剖生理 36
第五节病理生理改变 36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 37
三、抗病毒免疫 39
四、肺炎分类 40
五、肺炎的基本病理特点 41
六、SARS的肺部病理 42
七、SARS病理变化的结局 46
一、临床分期 47
第六节临床表现 47
二、症状与体征 48
三、辅助检查 50
第七节实验室检查 52
一、生物安全防护规则 52
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55
三、检测方法及测定结果的意义 60
四、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63
一、中国国家卫生部试行标准 66
第八节诊断 66
二、WHO诊断标准 68
三、美国疾病防治中心诊断意见 69
四、影像学诊断标准 73
第九节鉴别诊断 75
一、掌握诊断标准 75
二、与相关病史、症状、体征的鉴别 76
三、与辅助检查结果鉴别 78
四、与肺炎的鉴别 79
五、SARS与一般肺炎的区别 80
六、与肺结核的鉴别 81
第十节治疗 83
一、治疗研究展望 83
二、一般治疗方法 85
三、对症与支持治疗原则 85
四、国家卫生部推荐的治疗方案 86
五、国家卫生部治愈出院参考标准 87
六、香港医政署推荐的治疗方案 88
七、中医中药治疗 91
八、SARS患者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92
第十一节预防措施 94
一、传染病通用预防措施 94
二、SARS病毒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96
三、公众预防SARS的措施或指导原则 96
第十二节 SARS冠状病毒的识别、确定和证实 102
一、SARS病毒的识别和确定 102
二、SARS冠状病毒的验证 118
第十三节研究进展 133
一、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3
二、基因研究进展 138
附录最新进展摘录 147
附录1患非典后自身产生抗体会攻击自己 147
附录2科学家揭示非典传播五大特点未发现潜伏期会传染 148
附录3非典病人住院怎样治疗?要闯过三道鬼门关 149
附录4港刊报道非典暴露人性7大弱点需及时治除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