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部分 睢宁儿童画美学 2
第一章 现实主义的开拓 2
引言 2
第一节 首次获得国际大奖的实小儿童画作品 3
一、《武术表演》 3
二、《跳伞》 6
三、《春天》 9
四、《早晨的树林》 12
五、《夺红旗》 15
第二节 我画我的梦 18
一、《我的梦》 18
二、《赛龙舟》 20
三、《自由体操》 23
四、《竹林深处是我家》 28
第二章 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高歌 31
引言 31
第一节 蝉联“外务大臣奖”的背后 32
一、《海岛》 33
二、《渔村的傍晚》 39
三、《香雪》 44
四、《河湾里》 48
五、《大合唱》 52
第二节 和平鸽的故事 53
一、《动物园》 54
二、《和平鸽》 56
三、《果林深处是我家》 58
第三节 浪漫的花开季节 62
一、《小巷里》 62
二、《花开季节》 65
三、《羊儿多可爱》 68
四、《灯节》 70
第三章 乡土写实主义的耕耘 72
引言 72
第一节 作为国宾礼品的儿童画 73
一、《龙门石窟》 75
二、《俺叫沙滩变果园》 77
三、《大蒜丰收场》 81
四、《春风》 83
第二节 儿童与少年绘画语言的细分 84
一、《今年第一次大雪》 88
二、《家乡变化快》 90
三、《雪天》 92
四、《放牛》 93
五、《自然考察》 96
第三节 乡村美术教师之路 97
一、《赏月》 100
二、《鸭鸭》 102
三、《和平鸽》 104
四、《鸟儿有了安乐窝》 107
五、《世界是个大家庭》 109
六、《水乡小镇》 110
第四节 家乡的春雨 112
一、《春雨》 112
二、《我家住在花丛中》 114
三、《我家住在鱼米乡》 116
第四章 “小学院派”的传承与突破 119
引言 119
第一节 西方艺术元素的借鉴 121
一、《大山里的窑洞》 121
二、《热闹的足球场》 124
三、《小放牛》 126
四、《快乐的小姐妹》 127
五、《公交车上》 129
第二节 新技法的尝试与拓展 131
一、《鸡的一家》 131
二、《水乡》 134
三、《碾场》 135
四、《鸟儿,我爱你》 137
五、《舞龙》 140
六、《狮子舞》 143
七、《我们多快乐》 145
八、《小鸟唱歌我指挥》 147
第三节 创作风格的突破 149
一、《爸爸和我》 149
二、《晚归》 152
三、《白描楼阁》 155
四、《阳台上的猫》 158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的新传承 162
一、《水乡》 162
二、《馋猫》 164
三、《漂亮的卖红薯阿姨》 165
第五节 大赛作品欣赏 169
一、《乡戏》 169
二、《我家养的大肥猪》 170
第二部分 睢宁儿童画美育 172
第一章 美术兴趣小组的发展 172
第一节 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美术兴趣小组 172
第二节 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构成、活动时间和地点 174
第三节 美术兴趣小组的学习内容、活动方式和管理模式 177
第四节 美术兴趣小组学生的心理指引和激励 181
第二章 美育与教科研 186
第一节 美育会议 186
第二节 教科研 190
第三节 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195
第三章 儿童画的社会功用 196
第一节 展览 196
第二节 睢宁儿童画作品国内外获奖情况 207
第三节 国内外交流 209
参考文献 211
后记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