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22004440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中国盐政史下一篇:贯休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目录

序 杨正富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编 地理 23

第一章 建置 23

第一节 位置面积 23

第二节 建置沿革 24

第三节 设县经过 25

第四节 行政区划 28

第二章 人口 35

第一节 人口变迁 35

第二节 民族分布 37

第三节 计划生育 39

第三章 自然环境 40

第一节 地质地貌 40

第二节 山脉海拔 43

第三节 气候 48

第四节 土壤 51

第五节 河流 53

第四章 自然资源 55

第一节 矿藏 55

第二节 水资源 56

第三节 植物 58

第一节 洪灾 61

第五章 自然灾害 61

第四节 动物 61

第二节 旱灾 62

第三节 冰雹和风灾 63

第四节 病虫害 63

第五节 秋寒和霜冻 64

第六节 兽害 65

第七节 地震 66

第二编 经济 70

第一节 综述 71

第一章 民主改革前的社会经济形态 71

第二节 原始公社残余 72

第三节 领主经济 73

第四节 地主经济 75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77

第一节 和平协商土地改革 77

第二节 互助合作运动 80

第三节 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2

第四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83

第五节 反“五风”和三年调整 84

第六节 农村经济改革 87

第三章 农业 88

第一节 作物分布 90

第二节 作物品种、产量 91

第三节 耕作制度 94

第四节 肥料 96

第五节 防治病虫害 97

第六节 多种经营 98

第七节 农业机具 106

第八节 农场简介 110

第九节 农业机构沿革 111

第四章 农田水利 113

第一节 开垦田地 113

第二节 灌溉工程 114

第三节 治理河道 116

第四节 饮水工程 117

第一节 资源 118

第五章 茶业 118

第五节 机构人员 118

第二节 茶叶种植 119

第三节 茶叶加工 122

第六章 林业 124

第一节 森林资源 124

第二节 山林权属 125

第三节 造林护林 125

第四节 森林消耗 126

第五节 牛倮河自然保护区 128

第七节 机构人员 129

第六节 油茶林场 129

第七章 畜牧业 130

第一节 牧场资源 130

第二节 牲畜饲养 131

第三节 畜疫,防治 133

第四节 畜牧政策 134

第五节 畜牧场 135

第六节 机构人员 136

第一节 综述 138

第八章 工业 138

第二节 制盐 141

第三节 制钾 143

第四节 采铜 145

第五节 采煤 145

第六节 发电 146

第七节 农机具修造 150

第八节 造纸印刷 151

第九节 建材制陶 151

第十节 食品加工 152

第十一节 缝纫 156

第十二节 其他 157

第十三节 机构沿革 158

第九章 交通运输 159

第一节 驿道 159

第二节 运输工具 161

第三节 公路建设 163

第四节 公路运输 165

第六节 交通管理 166

第五节 公路养护 166

第十章 邮电 167

第一节 邮政 167

第二节 电信 169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170

第一节 城镇建设 170

第二节 乡村建设 173

第三节 建筑队伍 17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74

第十二章 财政 税务 审计 174

第二节 财政体制 175

第三节 财政收支 176

第四节 田粮赋税 180

第五节 工商各税 182

第六节 烟亩罚金 185

第七节 海关 186

第八节 审计 186

第一节 机构 187

第十三章 金融 187

第二节 货币 188

第三节 信贷 189

第四节 储蓄 190

第五节 保险 192

第六节 公债 193

第十四章 商业 193

第一节 私营和集体商业 194

第二节 国营商业 196

第三节 供销合作 199

第四节 服务行业 200

第五节 物资供应 202

第六节 外贸和边民互市 203

第七节 集市贸易 205

第十五章 工商管理 207

第一节 企业登记 208

第二节 合同鉴证 208

第四节 物价管理 209

第三节 市场管理 209

第十六章 粮油购销 21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10

第二节 征购销售 211

第三节 仓储加工 212

第三编 政治 215

第一章 政党 215

第一节 国民党江城县地方组织 215

第二节 中共江城县地方组织 215

第一节 县参议会 219

第二章 参议会 人代会 219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220

第三节 普选 224

第三章 政权 225

第一节 牛宗乡规 225

第二节 土司 227

第三节 弹压委员、行政委员 229

第四节 民国江城县政府 230

第五节 临时军政委员会 230

第六节 临时联合政府 231

第七节 县人民政府 232

第四章 政协 234

第五章 社会团体 236

第一节 民国期间的社会团体 236

第二节 工会 237

第三节 农会 237

第四节 共青团 238

第六节 妇女联合会 240

第五节 少先队 240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 242

第八节 工商联合会 242

第九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243

第十节 盲人聋哑人协会 243

第六章 政法 244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政法机构 244

第二节 公安 244

第四节 审判 245

第三节 检察 245

第五节 司法 246

第六节 地方武装警察 247

第七节 滇反和对敌斗争 247

第七章 边境外事 250

第一节 割让勐乌、乌得 250

第二节 界碑 252

第三节 抗日时期的边境 253

第四节 法军入境骚扰 254

第一节 拥军优抚 255

第八章 民政 255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 257

第三节 社会救济 257

第四节 婚姻登记 259

第五节 地名工作 260

第九章 政治运动纪略(上) 260

第一节 抗美援朝 260

第二节 “三反” 261

第三节 整风和“反右” 262

第四节 “五反” 263

第五节 “四清” 264

第十章 政治运动纪略(下)——“文化大革命” 265

第一节 “揪牛鬼蛇神”与“扫四旧” 265

第二节 实行军事管制和建立革命委员会 266

第三节 个人崇拜 267

第四节 “七·一一”事件和“划线站队” 268

第五节 “清队”和“一打三反” 268

第六节 “政治边防” 269

第八节 复查阶级成份 270

第七节 “斗批改”与“五·七”干校 270

第九节 “批右倾翻案” 272

第十一章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72

第一节 揭批林彪、“四人帮” 272

第二节 平反冤、假、错案 273

第三节 错划右派的改正 274

第四节 地富分子摘帽和改变地富子女成份 275

第二节 兵役 276

第一节 机构 276

第一章 地方军事组织 276

第四编 军事 276

第三节 民兵 277

第二章 驻军 280

第一节 普定左营 280

第二节 省暂编一大队二营 281

第三节 工兵三十八营 281

第四节 海外部等谍报组织 282

第一节 黄阿初窜扰勐烈 283

第三章 战事 283

第二节 陈定邦之乱 284

第三节 匪患与剿匪 285

第四节 阻击国民党军残部 285

第五节 平息暴乱 286

第六节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289

第四章 反蒋武装斗争纪略 291

第一节 彭声扬、李衣人部进江城 291

第三节 四、七支队军政分裂 293

第二节 谢朝英、张友仁复辟 293

第四节 江越支队 294

第五编 文化 298

第一章 教育 298

第一节 幼儿教育 298

第二节 小学教育 299

第三节 中学教育 301

第四节 业余教育 305

第五节 教师队伍 306

第六节 教育经费 307

第二章 科学技术 308

第一节 机构人员 308

第二节 科技成果 310

第三章 文化艺术 319

第一节 民族民间歌舞 319

第二节 文化设施 322

第三节 戏剧 电影 324

第四节 新闻广播电视 327

第五节 图书发行 328

第六节 文物 329

第七节 彝文书籍的征集翻译 334

第四章 体育 335

第一节 体育运动沿革 335

第二节 群众体育组织 336

第三节 重要体育活动 336

第五章 医药卫生 340

第一节 机构人员 341

第二节 经费 344

第三节 中医 草医 345

第四节 防疫 346

第五节 妇幼保健 348

第六节 医药 349

第六编 民族 351

第一章 民族概况 351

第一节 哈尼族 351

第二节 彝族 355

第三节 傣族 359

第四节 瑶族 364

第五节 拉祜族 368

第六节 汉族 370

第二章 宗教信仰 371

第一节 原始宗教 371

第二节 佛教 371

第三节 基督教 373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工作 375

第三章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 375

第二节 自治县的诞生 377

第四章 培养民族干部 379

第七编 人物 382

第一章 人物传 382

第二章 人物表 391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人物表 391

第二节 解放战争期间人物表 39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物表 394

第三章 人名录 402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402

第二节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 404

附录 410

(民国)江城县志稿 410

江城县志初稿 415

江城情况——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 422

编志始末 429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43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