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学校音乐教学的理论重构和实践生产
中国学校音乐教学的理论重构和实践生产

中国学校音乐教学的理论重构和实践生产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77259
  • 页数:21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学校音乐教学的理论重构和实践生产》目录

第一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脉络 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回溯 1

一 夏商周时期: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和贵族化 1

二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一枝独秀 3

三 从汉代到明清时期: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4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 5

一 建立新式学堂的教育浪潮 6

二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悄然登场 6

三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音乐教育的政策演变 10

第三节 学堂乐歌的音乐教育普及作用 13

一 学堂乐歌的发展历程 13

二 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 14

三 对学堂乐歌的评价和影响 15

第二章 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脉络 1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缓慢成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17

一 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的修订与完善 18

二 中小学音乐课程政策变迁 1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蹒跚起步的师范类音乐教育 20

一 师范类教育政策变迁 21

二 师范类音乐教育课程标准 22

三 雨后春笋般创建的众多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 23

第三节 艰难前行的革命根据地学校音乐教育 25

一 办学条件简陋,重视意识形态教育 25

二 革命根据地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安排 27

三 革命根据地师范类音乐教育政策变迁 28

四 革命根据地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艰难拓展 29

第四节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音乐教育推动作用 31

一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 32

二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发展 33

三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34

第三章 新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脉络 36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曲折发展的学校音乐教育 36

一 妥善制订中小学教学计划 37

二 建立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标准 37

三 开展全国范围音乐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 40

四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曲折发展 42

五 师范类音乐教育 43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蓬勃发展的学校音乐教育 46

一 音乐教育专家学者和学术媒体强烈呼吁改变音乐教育的落后状况 46

二 修订完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49

三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曲折经历 53

第三节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的实施历程 58

一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的基本内容 59

二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的落实情况 63

三 第一次全国范围内学校艺术教育检查工作 65

第四节 影响深远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68

一 政府高度重视的第一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69

二 积极配合协调艺术教育工作的第二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70

三 修订完善总体规划的第三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70

四 落实总体规划经验交流的第四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71

五 研讨交流师范音乐教育改革经验的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72

六 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73

七 以音乐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74

第四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的重构脉络 76

第一节 西方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的嬗变历程 76

一 早期古希腊文化时期的音乐思想 77

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思想 78

三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音乐世俗化的重要转型 82

四 启蒙思想家卢梭对于音乐理论的推动作用 83

五 康德、黑格尔对音乐思想的正反认知 84

六 音乐的自律与他律 88

七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会议主题 95

第二节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的嬗变历程 97

一 先秦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97

二 儒家和道家的音乐教育理论典范:《乐记》和《声无哀乐论》 100

三 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102

四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潮 105

第三节 现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参照 110

一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10

二 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111

三 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 112

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13

第五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法的重构脉络 116

第一节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 117

一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117

二 柯达伊教学法 119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122

一 卡尔·奥尔夫基本情况 123

二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23

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方法 125

四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127

第三节 其他比较著名的音乐教学法 129

一 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 129

二 铃木教学法 131

三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132

第六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交锋:审美论和实践论之争 135

第一节 音乐体验的四大尺度 135

一 审美教育的价值理念和哲学立场 136

二 基于体验的音乐教育哲学 138

三 音乐体验的感觉尺度 140

四 音乐体验的创造尺度 142

五 音乐体验的意义尺度 143

六 音乐体验的情景尺度 144

第二节 音乐智力理论和音乐综合课程模式 145

一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46

二 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音乐智力理论 149

三 音乐综合课程模式 151

四 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二版本与第三版本的重要区别 153

第三节 相反的批评指向:音乐实践理论 161

一 音乐的概念和维度 161

二 音乐素养和音乐聆听 163

三 音乐价值的价值 164

四 音乐的课程制作 166

五 音乐的教学与学习 169

第四节 相关学术观点的述评 170

第七章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理论重构和实践生成的经典范本:2011版新课标 174

第一节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174

一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重要变化 174

二 音乐课程的价值理念和课程性质 176

三 音乐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178

四 音乐课程大纲的设计思路 180

第二节 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 182

一 音乐课程整体教学目标 182

二 音乐课程的基本内容 185

三 合理运用流行歌曲对于提升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188

第三节 音乐课程的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 193

一 音乐课程的教学建议 193

二 音乐课程的教学评价原则 199

参考文献 202

后记 2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