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辉煌历程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史
辉煌历程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史

辉煌历程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史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志勇,张伯礼,王炼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64965
  • 页数:657 页
图书介绍:本项目主要征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发展、人物、事件有关的文字、照片、音像资料及实物原件,通过整理、甄别、提炼,以时间为主轴,以发生在1954-2012年的相关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主要成就、突出贡献、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为叙事对象,初分为“文字编”、“图录编”和“人物志”三个分册,最终整合成《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史》一套。
《辉煌历程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史》目录

引言(1840~1954年) 1

西学东渐,生存维艰 2

领袖关怀,发展有望 4

筹建草创,艰难起步 5

上篇 成就篇 9

1 初建开拓(1955~1965年) 9

1.1 总述 10

1.1.1 应运而生,任重道远 10

1.1.2 殷切期待,寄予厚望 11

1.1.3 体制构建,基础建设 12

1.1.4 描绘蓝图,规划远景 13

1.2 人才 14

1.2.1 京城华北名医 14

1.2.2 各省选调名医 17

1.3 教育 22

1.3.1 西学中班,中西碰撞中的创举 23

1.3.2 名医带徒,传统模式中的继承 28

1.4 科研 31

1.4.1 制定发展规划,引领全国 32

1.4.2 临床各科研究,百花齐放 34

1.4.3 针灸学术研究,继往开来 35

1.4.4 中药学术研究,四面出击 36

1.4.5 名老中医,厚积薄发 38

1.4.6 医史文献,初见成果 40

1.4.7 图书情报,杂志编撰 40

1.5 医疗 41

1.5.1 诊治疫病,屡建奇功 42

1.5.2 院内医疗工作 43

1.5.3 外宾诊疗交流 43

1.5.4 京内同行协作 43

1.5.5 外派医疗队伍 44

1.5.6 困惑中的思考 45

1.6 外事 46

1.7 党政 47

1.7.1 落实上海会议精神 47

1.7.2 加强调查研究 48

1.7.3 规划目标,精简干部 49

1.7.4 第一次党代会 49

1.7.5 第二次党代会 50

1.7.6 参与全国医学科学工作会议 51

1.7.7 第三次党代会 51

1.7.8 响应“六二六”指示号召 52

1.8 其他 53

1.8.1 整风“反右”运动 53

1.8.2 “大跃进”运动 54

1.8.3 “四清”工作 56

1.9 十周年院庆及国庆献礼 56

2 十年坚守(1966~1975年) 58

2.1 总述 59

2.1.1 卷入全国运动,混乱中遭受重创 59

2.1.2 逆境中坚守,医教研潜心积累 61

2.1.3 中西医结合,新思路新探索 63

2.2 教育 65

2.2.1 实行“三开门” 65

2.2.2 开门办学 66

2.2.3 工农兵学员 67

2.2.4 护士学校与护训班 68

2.2.5 新医学习班 69

2.2.6 在职干部训练班 69

2.2.7 中西结合治疗骨折与关节损伤学习班 70

2.3 科研 71

2.3.1 青蒿素的发现 71

2.3.2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研究 75

2.3.3 冠心病的防治研究 76

2.3.4 肿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76

2.3.5 抗癌药物“757”研究 77

2.3.6 中西结合防治泌尿系结石 78

2.3.7 中西结合治疗白内障 78

2.3.8 中西结合治疗肛肠疾病 79

2.3.9 波状热的防治研究 80

2.3.10 清开灵研究 81

2.3.11 中药黄芩化学成分及炮制质量研究 81

2.3.12 针刺麻醉的研究 81

2.3.13 经络实质的研究 82

2.3.14 中医正骨疗法研究 83

2.3.15 其他研究 83

2.4 医疗 85

2.4.1 北京医疗队,送医药,送技术 85

2.4.2 下乡及下厂,便民众,利患者 86

2.4.3 院日常医疗,苦坚持,渐改进 86

2.5 外事 87

2.6 党政 88

2.7 其他 88

2.7.1 “批林批孔”“反回潮”运动 88

2.7.2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88

2.7.3 反击“右倾”翻案风 89

2.7.4 人心所向,理性坚持 89

3 全面恢复(1976~1985年) 91

3.1 总述 92

3.1.1 拨乱反正,理顺机制 92

3.1.2 回归常态,活力增强 94

3.1.3 中医入宪,法律保障 97

3.1.4 支撑条件,初步改善 98

3.2 教育 100

3.2.1 中医研究班,高层次教育起步 100

3.2.2 院校式教育,中医研究生培养 102

3.2.3 全国培训班,基层骨干的培养 103

3.3 科研 103

3.3.1 青蒿素的诞生 104

3.3.2 冠心Ⅱ号方研究 105

3.3.3 消痔灵的研究 106

3.3.4 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研究 107

3.3.5 中药化瘀尿石汤研究 107

3.3.6 熟大黄热压法炮制新工艺 107

3.3.7 医史文献研究 108

3.3.8 其他科研成果 108

3.4 医疗 109

3.4.1 抗震救灾济危难 109

3.4.2 推进医院责任制 109

3.4.3 突出中医药特色 110

3.4.4 扩大医疗横向联合 111

3.4.5 中医护理迈开步伐 111

3.5 外事 112

3.5.1 对外交流协作日益频繁 112

3.5.2 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成立 113

3.5.3 对外培训优势不减 114

3.5.4 筹备创建世界针联 114

3.6 党政 115

3.6.1 体制改革,吹响前奏 115

3.6.2 工青统战,渐趋活跃 117

3.6.3 成立学术委员会 118

3.6.4 召开第五次党代会 118

3.6.5 其他工作协调发展 119

3.7 30周年院庆,院名首次更改 119

4 调整完善(1986~1995年) 121

4.1 总述 122

4.1.1 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123

4.1.2 人员发展,兴盛繁茂 124

4.1.3 支撑条件,不断改善 125

4.2 人才 127

4.2.1 名师入选两院院士,中医地位进一步提高 127

4.2.2 纪念名医蒲辅周,体现国家重视 129

4.3 教育 129

4.3.1 研究生教育 129

4.3.2 首批师承制教育 131

4.3.3 增强培训功能 132

4.3.4 大中专中医教育 133

4.4 科研 134

4.4.1 基础研究,备受重视 134

4.4.2 运用研究,卓有成效 138

4.5 医疗 141

4.5.1 创建“三甲”“示范”中医医院 142

4.5.2 加强中医专科建设 143

4.5.3 扩大医疗服务规模 144

4.6 外事 146

4.6.1 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146

4.6.2 世界针联,正式成立 148

4.7 产业 149

4.7.1 理顺机制,作好准备 150

4.7.2 科技经济,两相结合 150

4.8 党政 153

4.8.1 思想政治工作 153

4.8.2 党的组织建设 156

4.8.3 第六次党代会 157

4.8.4 统战工作,团结合作 158

4.8.5 工会工作,联系党群 159

4.8.6 共青团员,党的助手 159

4.8.7 行政后勤,完善管理 160

4.9 40周年院庆 161

5 改革探索(1996~2005年) 163

5.1 总述 164

5.1.1 科技体制改革 164

5.1.2 支撑条件改善 171

5.2 人才 173

5.2.1 两院院士 173

5.2.2 “286”人才工程 176

5.2.3 首席研究员 176

5.2.4 资深研究员 177

5.3 教育 182

5.3.1 教育结构调整 182

5.3.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83

5.3.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 184

5.3.4 博士后流动站建站 186

5.3.5 师承教育 187

5.3.6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 191

5.3.7 中医继续教育 192

5.3.8 重点学科建设 192

5.4 科研 197

5.4.1 科研突飞猛进,勇于承担国家课题 197

5.4.2 集中优势力量,扶持重大科研项目 201

5.4.3 科研条件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205

5.4.4 新出研究成果,继续引领全国 208

5.5 医疗 214

5.5.1 改善医疗工作,医院建设上台阶 214

5.5.2 临床专科建设,全国专科专病中心形成 215

5.5.3 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深化中医医院建设 217

5.5.4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218

5.5.5 方便就医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218

5.5.6 遏制SARS肆虐,中医再建奇功 218

5.5.7 基础条件建设,树立医院新形象 224

5.5.8 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均增长 225

5.6 外事 226

5.6.1 合作交流,成效显著 227

5.6.2 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 230

5.6.3 科技合作,多元化、多渠道、高层次 230

5.6.4 对外培训,卓有成效 232

5.6.5 境外办医,稳步发展 233

5.6.6 承办国际传统医药大会 234

5.7 产业 236

5.8 党政 238

5.8.1 党政工作,与时俱进 238

5.8.2 党性党风教育 240

5.8.3 思想政治工作 241

5.8.4 第七次党代会 243

5.9 50周年院庆,20年后再更名 244

5.9.1 庆典活动 244

5.9.2 院庆其他相关活动 246

6 创新发展(2006~2015年) 249

6.1 总述 250

6.1.1 科研综合新楼建成,设施硬件再上层次 251

6.1.2 逐级检查评估,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成果 251

6.1.3 吴仪作出重要指示,中医药界人心鼓舞 252

6.1.4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制定“十二五”规划 254

6.1.5 “推倒围墙”,建立大科研院所 255

6.1.6 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建分院 257

6.1.7 提出大健康理念,构建大健康工程 260

6.2 人才 262

6.2.1 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 264

6.2.2 凝聚全国最优秀人才 265

6.2.3 推出国医大师 265

6.2.4 举荐首都国医名师 266

6.2.5 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 267

6.2.6 遴选首席研究员 267

6.2.7 聘任客座研究员 270

6.2.8 遴选百名中青年名中医 270

6.3 教育 270

6.3.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71

6.3.2 传承博士后工作 272

6.3.3 师承制教育 275

6.3.4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 280

6.3.5 继续教育 284

6.3.6 护理“专升本”工作 285

6.3.7 重点学科建设 287

6.4 科研 289

6.4.1 科研体制,不断创新 290

6.4.2 科研成就,令人瞩目 294

6.4.3 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的研究问鼎诺贝尔奖 305

6.4.4 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 306

6.4.5 中医瘟疫研究及其方法体系构建 307

6.4.6 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的研究 307

6.4.7 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构建 308

6.4.8 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应用 309

6.4.9 道地药材的道地性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 309

6.4.10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整体治疗 309

6.4.11 冠心病病证结合证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310

6.4.12 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药效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310

6.4.13 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1

6.4.14 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的研究 311

6.4.15 《针灸学通史》的编撰 312

6.4.16 建立中医药数据中心,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范式 313

6.4.17 建设中药资源中心,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317

6.4.18 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加国家竞争软实力 320

6.4.19 非遗中医项目确定,中医在文化层面受保护 325

6.4.20 中医针灸申遗,传统医学受到国际重视 329

6.4.21 经典古籍申遗,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国际认同 331

6.4.22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标准化水平 334

6.5 医疗 337

6.5.1 在医改中引领示范,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337

6.5.2 中医治未病,人类健康理念的新思考 341

6.5.3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争取临床研究新突破 346

6.5.4 重点专科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347

6.5.5 抗震救灾,危急关头作贡献 353

6.5.6 服务奥运,中医药撑起一片蓝天 353

6.5.7 对口支援边远地区,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 358

6.5.8 防治甲型流感,再现中医魅力 359

6.5.9 整合医疗资源,创新办院模式 362

6.5.10 加强护理工作 363

6.5.11 开展医院职业化管理培训 364

6.6 外事 365

6.6.1 传统医药大会召开,《北京宣言》发表 366

6.6.2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合作领域 367

6.6.3 友好往来访问,推进学术交流 370

6.6.4 医疗援外工作,服务国家外交 372

6.6.5 拓宽培养模式,储备国际人才 373

6.6.6 米勒教授来访,探究青蒿素发现历史 373

6.7 产业 374

6.8 党政 375

6.8.1 工作总结,表彰奖励 375

6.8.2 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376

6.8.3 党性教育,纯洁组织 378

6.8.4 基本建设,后勤保障 381

6.8.5 缤纷园地,共创和谐 382

6.9 结语 384

中篇 机构篇 391

1 初建开拓时期(1955~1965年) 391

1.1 院党政体制的建立 392

1.1.1 中医研究院成立 392

1.1.2 性质任务 393

1.1.3 领导体制的确立与编制 393

1.1.4 下属机构设置及变迁 394

1.1.5 两院合并 395

1.2 内科研究所成立 395

1.2.1 成立背景 395

1.2.2 性质任务 395

1.2.3 领导班子 395

1.3 外科研究所成立 396

1.3.1 成立背景 396

1.3.2 性质任务 396

1.3.3 领导班子 396

1.4 针灸研究所成立 396

1.4.1 成立背景 396

1.4.2 性质任务 397

1.4.3 领导班子 397

1.5 中药研究所成立 397

1.5.1 成立背景 397

1.5.2 性质任务 397

1.5.3 领导班子 398

1.6 针刺疗法研究所成立 398

1.6.1 成立背景 398

1.6.2 性质任务 398

1.6.3 领导班子 398

1.6.4 机构变迁 398

1.7 医史研究室成立 398

1.7.1 成立背景 398

1.7.2 性质任务 398

1.7.3 领导班子 399

1.8 编审室成立 399

1.8.1 成立背景 399

1.8.2 性质任务 399

1.8.3 领导班子 399

1.9 图书馆成立 399

1.9.1 成立背景 399

1.9.2 性质任务 399

1.9.3 领导班子 400

1.9.4 机构变迁 400

1.10 附属医院成立 400

1.10.1 成立背景 400

1.10.2 性质任务 400

1.10.3 领导班子 400

1.11 内外科研究所成立 401

1.11.1 成立背景 401

1.11.2 性质任务 401

1.11.3 领导班子 401

1.12 针灸外科研究所成立 401

1.12.1 成立背景 401

1.12.2 性质任务 401

1.12.3 领导班子 401

1.13 《中医杂志》编辑部归属 401

1.13.1 成立背景 401

1.13.2 性质任务 402

1.13.3 领导班子 402

1.14 情报研究室成立 402

1.14.1 成立背景 402

1.14.2 性质任务 402

1.14.3 领导班子 402

1.15 西苑医院成立 402

1.15.1 成立背景 402

1.15.2 性质任务 403

1.15.3 领导班子 403

1.16 广安门医院成立 403

1.16.1 成立背景 403

1.16.2 性质任务 403

1.16.3 领导班子 403

1.17 经络研究所成立 403

1.17.1 成立背景 403

1.17.2 性质任务 404

1.17.3 领导班子 404

1.18 稷山农村疾病研究所成立 404

1.18.1 成立背景 404

1.18.2 性质任务 404

2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5年) 405

2.1 院党政体制的更迭 406

2.1.1 管理体制的动荡局面 406

2.1.2 实行军管制 406

2.1.3 院革委会成立 406

2.1.4 恢复成立院党委 407

2.1.5 两院再次合并 407

2.1.6 院部机关的设立与调整 408

2.2 针灸经络研究所成立 409

2.2.1 成立背景 409

2.2.2 性质任务 409

2.2.3 领导班子 409

2.2.4 针灸门诊部成立 410

2.3 医史文献研究室更名 410

2.3.1 更名背景 410

2.3.2 性质任务 410

2.3.3 领导班子 410

2.4 《健康报》社短暂并入 411

2.5 “五七”干校成立 411

2.5.1 成立背景 411

2.5.2 性质任务 411

2.5.3 领导班子 411

2.6 《中医杂志》复刊更名 412

2.6.1 复刊背景 412

2.6.2 领导班子 412

3 全面恢复时期(1976~1985年) 413

3.1 院党政体制 414

3.1.1 历史背景 414

3.1.2 管理体制的恢复 414

3.1.3 院党政领导体制 415

3.1.4 院领导班子 415

3.1.5 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建立 416

3.1.6 院工会成立 416

3.1.7 院名更改 417

3.1.8 院属机构设置 417

3.2 西苑医院 418

3.2.1 机构变化 418

3.2.2 领导班子 418

3.3 广安门医院 418

3.3.1 机构变化 418

3.3.2 领导班子调整 418

3.4 骨伤科研究所成立 419

3.4.1 成立背景 419

3.4.2 性质任务 419

3.4.3 机构设置 419

3.4.4 领导班子 419

3.4.5 科研楼建设及启用 420

3.5 中心实验室成立 420

3.5.1 成立背景 420

3.5.2 性质任务 420

3.5.3 机构设置 421

3.5.4 领导班子 421

3.6 中国针灸学会成立 421

3.6.1 成立背景 421

3.6.2 管理体制 421

3.6.3 机构设置 421

3.6.4 性质任务 422

3.6.5 领导班子 422

3.7 针灸研究所变迁 422

3.7.1 恢复所名 422

3.7.2 领导班子 422

3.7.3 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成立 422

3.8 《中医杂志》复刊 422

3.8.1 复刊背景 422

3.8.2 机构设置 423

3.8.3 领导班子 423

3.9 西苑医院护士学校更名 423

3.9.1 更名背景 423

3.9.2 领导班子 423

3.10 中医古籍出版社成立 423

3.10.1 成立背景 423

3.10.2 性质任务 423

3.10.3 机构设置与变迁 424

3.10.4 领导班子 424

3.11 图书情报中心成立 424

3.11.1 成立背景 424

3.11.2 机构设置 424

3.11.3 性质任务 424

3.11.4 领导班子 424

3.11.5 图书馆大楼动工 425

3.12 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 425

3.12.1 成立背景 425

3.12.2 管理体制 425

3.12.3 性质任务 425

3.12.4 机构设置 425

3.12.5 领导班子 425

3.13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立 425

3.13.1 成立背景 425

3.13.2 性质任务 426

3.13.3 机构设置 426

3.13.4 领导班子 426

3.13.5 中国医史博物馆成立 426

3.14 研究生部成立 426

3.14.1 成立背景 426

3.14.2 机构设置 427

3.14.3 性质任务 427

3.14.4 领导班子 427

3.15 中医研究院医药技术开发公司成立 427

3.15.1 成立背景 427

3.15.2 管理体制 427

3.15.3 机构设置 427

3.15.4 主要领导 427

3.16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成立 428

3.16.1 成立背景 428

3.16.2 性质任务 428

3.16.3 机构设置 428

3.16.4 领导班子 428

3.17 实验药厂成立 429

3.17.1 成立背景 429

3.17.2 管理体制 429

3.17.3 领导成员 429

4 调整完善时期(1986~1995年) 430

4.1 院党政体制 431

4.1.1 隶属关系变更 431

4.1.2 院领导班子 431

4.1.3 院属机构调整 433

4.1.4 推行院(所)长负责制 434

4.2 西苑医院 434

4.2.1 机构变化 434

4.2.2 领导班子 434

4.3 广安门医院 435

4.3.1 机构变化 435

4.3.2 领导班子 435

4.4 针灸研究所 435

4.4.1 领导班子 435

4.4.2 国家经络研究中心成立 436

4.4.3 针灸研究所门诊部变迁 436

4.5 中药研究所 436

4.5.1 地址变迁 436

4.5.2 领导班子 436

4.6 骨伤科研究所 436

4.6.1 机构变化 436

4.6.2 领导班子 437

4.7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437

4.7.1 机构设置 437

4.7.2 领导班子 438

4.8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439

4.8.1 两次更名 439

4.8.2 机构设置 439

4.8.3 性质任务 439

4.8.4 领导班子 440

4.8.5 图书馆新馆落成 440

4.8.6 相关中心的建立 440

4.8.7 学术刊物 441

4.9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441

4.10 研究生部 441

4.11 北京针灸学院成立 441

4.11.1 成立背景 441

4.11.2 管理体制 442

4.11.3 性质任务 442

4.11.4 机构设置与变迁 442

4.11.5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医院成立 442

4.11.6 领导班子 442

4.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 443

4.12.1 成立背景 443

4.12.2 机构设置 443

4.12.3 性质任务 443

4.12.4 领导成员 444

4.13 实验药厂更名 444

4.13.1 更名背景 444

4.13.2 管理体制 444

4.13.3 领导班子 444

4.14 卫生学校迁址更名 445

4.14.1 更名背景 445

4.14.2 机构设置 445

4.14.3 性质任务 445

4.14.4 领导班子 445

4.15 中医古籍出版社的独立 445

4.15.1 管理体制 445

4.15.2 机构设置 446

4.15.3 领导班子 446

4.16 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更名 446

4.16.1 更名背景 446

4.16.2 机构设置 446

4.16.3 性质任务 446

4.16.4 领导班子 447

4.17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挂牌 447

4.17.1 成立背景 447

4.17.2 机构设置 447

4.17.3 性质任务 447

4.17.4 领导成员 447

4.18 中医门诊部成立 447

4.18.1 成立时间 447

4.18.2 机构设置 447

4.18.3 领导班子 448

4.19 北京中研国际医药公司 448

4.19.1 变迁过程 448

4.19.2 管理体制 448

4.19.3 性质任务 448

4.19.4 领导班子 448

4.20 长城医院成立 448

4.20.1 成立背景 448

4.20.2 管理体制 449

4.20.3 机构设置 449

4.20.4 性质任务 449

4.20.5 领导班子 449

4.21 培训中心成立 449

4.21.1 成立时间 449

4.21.2 管理体制 449

4.21.3 性质任务 450

4.21.4 领导成员 450

4.22 眼科医院成立 450

4.22.1 成立背景 450

4.22.2 机构设置 450

4.22.3 性质任务 450

4.22.4 领导班子 451

4.22.5 基本建设 451

4.23 北京华神制药有限公司成立 451

4.23.1 成立时间 451

4.23.2 性质及经营范围 451

4.23.3 管理体制 451

4.23.4 领导班子 451

5 改革探索时期(1996~2005年) 452

5.1 院党政体制 453

5.1.1 院本部的管理 453

5.1.2 院名再次更改 453

5.1.3 院直机关机构设置 453

5.1.4 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454

5.1.5 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成立 454

5.1.6 院领导班子 455

5.1.7 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457

5.1.8 聘任院职能部门领导干部 457

5.1.9 面向全国招聘二级院所长 458

5.2 西苑医院 458

5.2.1 机构变化 458

5.2.2 领导班子 459

5.3 广安门医院 459

5.3.1 机构变化 459

5.3.2 领导成员 460

5.4 眼科医院 460

5.4.1 机构设置 460

5.4.2 领导班子 460

5.5 针灸研究所 461

5.5.1 机构设置 461

5.5.2 领导班子 461

5.5.3 针灸门诊部更名 462

5.6 中药研究所 462

5.6.1 机构变化 462

5.6.2 领导班子 463

5.7 骨伤科研究所 463

5.7.1 机构变化 463

5.7.2 领导班子 463

5.8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464

5.8.1 机构设置 464

5.8.2 领导班子 464

5.8.3 信息平台建设 465

5.9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465

5.9.1 机构变化 465

5.9.2 领导班子 466

5.10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466

5.10.1 机构设置 466

5.10.2 领导班子 468

5.11 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469

5.11.1 机构变化 469

5.11.2 领导班子 469

5.12 中医门诊部 470

5.12.1 机构变化 470

5.12.2 领导班子 470

5.13 培训中心 470

5.13.1 机构变化 470

5.13.2 领导班子 470

5.14 中医古籍出版社 470

5.15 中医杂志社 471

5.16 实验药厂 471

5.16.1 管理体制 471

5.16.2 组织机构 471

5.16.3 领导班子 471

5.17 北京中研国际医药公司 471

5.17.1 管理体制 471

5.17.2 组织机构 471

5.18 北京华神制药有限公司 472

5.18.1 发展过程 472

5.18.2 领导班子 472

5.19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472

5.19.1 机构发展 472

5.19.2 领导成员 473

5.20 望京医院成立 473

5.20.1 成立背景 473

5.20.2 机构设置 473

5.20.3 管理体制 473

5.20.4 性质任务 474

5.20.5 基本建设 474

5.20.6 领导班子 474

5.21 研究生院成立 475

5.21.1 地址变迁 475

5.21.2 成立背景 475

5.21.3 管理体制 475

5.21.4 机构设置 475

5.21.5 性质任务 475

5.21.6 领导班子 475

5.22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脱离 476

5.22.1 管理体制 476

5.22.2 机构变化 476

5.22.3 领导班子 476

5.23 长城医院解体 477

5.23.1 机构变迁 477

5.23.2 领导班子 477

6 创新发展时期(2006~2015年) 478

6.1 院机构沿革 480

6.1.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480

6.1.2 运行模式 480

6.1.3 管理机制 481

6.1.4 机构设置 481

6.1.5 院领导班子 482

6.1.6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484

6.1.7 中医药数据中心成立 484

6.1.8 基础设施建设 485

6.2 西苑医院 485

6.2.1 机构设置 485

6.2.2 领导班子 486

6.2.3 基本建设 486

6.3 广安门医院 487

6.3.1 机构变化 487

6.3.2 领导班子 487

6.3.3 基本建设 487

6.4 眼科医院 488

6.4.1 机构设置 488

6.4.2 领导班子 488

6.4.3 基本建设 489

6.5 望京医院 489

6.5.1 机构设置 489

6.5.2 领导班子 489

6.5.3 基本建设 490

6.6 针灸研究所 490

6.6.1 机构设置 490

6.6.2 领导班子 490

6.6.3 针灸医院 491

6.7 中药研究所 491

6.7.1 机构设置 491

6.7.2 领导班子 491

6.8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492

6.8.1 机构设置 492

6.8.2 领导班子 492

6.9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492

6.9.1 机构设置 492

6.9.2 领导班子 493

6.10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493

6.10.1 机构设置 493

6.10.2 领导班子 494

6.11 研究生院 495

6.11.1 机构设置 495

6.11.2 领导班子 495

6.12 中医杂志社 495

6.12.1 机构设置 495

6.12.2 领导班子 495

6.13 中医古籍出版社 495

6.13.1 机构设置 495

6.13.2 领导班子 496

6.14 中医门诊部 496

6.14.1 机构变迁 496

6.14.2 领导班子 496

6.15 培训中心 496

6.15.1 机构变迁 496

6.15.2 领导班子 496

6.16 实验药厂 496

6.16.1 药厂更名 496

6.16.2 机构设置 497

6.16.3 领导人员的变动 497

6.17 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北京中研国际医药公司) 497

6.17.1 机构变迁 497

6.17.2 领导班子 497

6.18 北京华神制药有限公司 497

6.18.1 机构发展 497

6.18.2 领导班子 498

6.19 中国针灸学会 498

6.19.1 机构设置 498

6.19.2 领导班子 498

6.20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498

6.20.1 机构设置 498

6.20.2 领导成员 499

6.21 医学实验中心成立 499

6.21.1 成立背景 499

6.21.2 机构设置 499

6.21.3 性质任务 499

6.21.4 领导班子 500

6.22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成立 500

6.22.1 成立背景 500

6.22.2 机构设置 500

6.22.3 性质任务 501

6.22.4 领导班子 501

6.23 中药资源中心成立 501

6.23.1 成立背景 501

6.23.2 性质任务 501

6.23.3 机构设置 501

6.23.4 领导班子 502

6.24 江苏分院成立 502

6.24.1 成立背景 502

6.24.2 机构设置 502

6.24.3 性质任务 503

6.24.4 领导班子 503

6.25 广东分院成立 503

6.25.1 成立背景 503

6.25.2 机构设置 503

6.25.3 性质任务 503

6.25.4 领导班子 504

下篇 大事记(1954~2015年) 507

1954年 507

1955年 507

1956年 509

1957年 510

1958年 511

1959年 512

1960年 513

1961年 514

1962年 515

1963年 515

1964年 517

1965年 517

1966年 518

1967年 519

1968年 519

1969年 519

1970年 520

1971年 520

1972年 521

1973年 522

1974年 523

1975年 524

1976年 524

1977年 526

1978年 526

1979年 528

1980年 529

1981年 532

1982年 535

1983年 538

1984年 541

1985年 544

1986年 547

1987年 551

1988年 554

1989年 557

1990年 559

1991年 562

1992年 566

1993年 569

1994年 572

1995年 575

1996年 581

1997年 584

1998年 587

1999年 589

2000年 592

2001年 595

2002年 598

2003年 601

2004年 606

2005年 610

2006年 616

2007年 619

2008年 624

2009年 629

2010年 634

2011年 637

2012年 641

2013年 646

2014年 650

2015年 654

返回顶部